《中华泌尿外科杂志》是泌尿外科专业高级学术性医学期刊。主要报道国内外泌尿外科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与泌尿外科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读者对象主要为本专业的中高级医务工作者和相关的科研工作者。 本刊主要...查看详情
-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
- 06-16
- 回首中华医学百年,再创江西...
- 10-24
- 历史暗夜中的一盏明灯
- 10-13
- 百年魂、中华梦,勿忘初心、...
- 10-13
- 医者典范 总编楷模
- 10-13
- 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
- 06-26
- 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
- 06-01
- 第十二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
- 03-16
- 中华医学会召开“FISH技术检...
- 01-14
- 卫生部第三类医疗技术管理规...
- 10-28
- 中华医学会召开“液基细胞学...
- 08-31
干扰素调节因子3及其可变剪接体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 李森 ; 喻希 ; 葛鹏 ; 林健
摘要:目的 探讨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及其4种可变剪接体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Trizol法提取正常尿路上皮原代细胞、769-P人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EJ膀胱癌细胞株3种细胞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诊治的24例膀胱癌患者的膀胱癌和癌旁正常组织总RNA,采用RT-PCR技术对IRF-3及其4种可变剪接体(IRF-3a、-3c、-3d、-3e)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对组织IRF-3 cDNA开放阅读框架进行测序,检测突变点,分析实验数据.结果 正常尿路上皮中IRF-3d未见表达,IRF-3e的表达较769-P、EJ细胞株的表达弱.48例病理标本中,IRF-3、-3a广泛表达,-3a的表达水平与膀胱肿瘤的分期相关(P=0.01);-3d、-3e呈现出肿瘤特异性表达趋势(P<0.05);-3c在膀胱肿瘤中表达也较正常组织广泛,但表达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IRF-3突变点检测发现有2种氨基酸的变异引起该分子蛋白二级结构发生变化.结论 IRF-3在正常及肿瘤组织中普遍存在表达,但其可变剪接体尤其是IRF-3d、-3e与膀胱肿瘤的发生相关,-3a的表达水平还与膀胱肿瘤的分期相关.
关键字: 干扰素调节因子3 可变剪接体 点突变 膀胱癌
上一篇:B7-H4在膀胱癌肿瘤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下一篇:CPPs-BDI-1-载丝裂霉素白蛋白纳米微球的构建及其体外内化人膀胱癌细胞潜能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