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是泌尿外科专业高级学术性医学期刊。主要报道国内外泌尿外科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与泌尿外科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读者对象主要为本专业的中高级医务工作者和相关的科研工作者。 本刊主要...查看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过刊浏览 > 2014 > 11 >

多光谱成像在膀胱镜检查中应用的临床意义

作者: 杨晓峰 ; 张晓静 ; 杨森 ; 张自强 ; 尹南 ; 张伟 ; 王东文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光谱条件下膀胱镜检查的成像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采用随机化分组表选取膀胱肿瘤患者1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4例、膀胱及下尿路正常的上尿路疾病患者5例行普通光谱条件下的膀胱镜检查。男31例,女4例。年龄43~84岁,平均56岁。35例均行膀胱CT检查,膀胱肿瘤患者行TURBT及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硬膜外麻醉下,采用多光谱内镜光源与27F电切镜连接,经尿道置入膀胱,观察在白光、紫外光(401.0nm)、蓝光(467.6nm)、绿光(534.2nm)、红光(660.6nm)、近红外光(763-8nm)等6种光谱照射条件下,膀胱腔的可视度以及膀胱黏膜与黏膜下层的移动度。观察膀胱黏膜和膀胱肿瘤的表面色泽、血管密度、血管清晰度、血管立体状结构等特征。结果本组35例,紫外光和近红外光照射时,视频显示器不显像;绿光照射膀胱黏膜时,能清晰显示黏膜表面和黏膜下层血管,并呈立体网状结构;蓝光照射时,黏膜表面和黏膜下层的血管密度增加,但清晰度较差;红光照射时,黏膜均呈红色,不能区分黏膜下血管和黏膜。16例TURBT术中,7例肿瘤切除至黏膜下层时,白光下见结构完整的浅表肌层,绿光下看不到血管,术后病理证实为T1期;6例绿光下能够识别黏膜血管与肿瘤血管间的结构关系,术后病理证实为Ta期;3例切除肉眼所见肿瘤后,于白光观察正常的膀胱黏膜处,绿光下发现点状血管形态结构异常,术后病理证实为Tis期。结论不使用荧光染料,紫外光、蓝光、红光和近红外光在膀胱镜检查中没有使用价值。绿光(534.2nm)照射正常膀胱黏膜时,黏膜表面和黏膜下层血管共同呈现立体网状结构,有助于识别微小的肿瘤和实时分析肿瘤的浸润深度。


关键字: 膀胱黏膜    膀胱肿瘤    血管    光学成像    膀胱镜      


上一篇:机器人辅助与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近期疗效比较
下一篇: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加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高龄膀胱癌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