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是泌尿外科专业高级学术性医学期刊。主要报道国内外泌尿外科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与泌尿外科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读者对象主要为本专业的中高级医务工作者和相关的科研工作者。 本刊主要...查看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过刊浏览 > 2012 > 07 >

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方法改进

作者: 许云飞 ; 刘敏 ; 张海民 ; 黄建华 ; 王光春 ; 康黎 ; 郑军华

摘要:目的分析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穿刺失败的原因,探讨改良方法的穿刺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0年5月采用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612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93例,女219例。年龄27—68岁,平均48岁。根据建立工作通道的方法分为两组:传统G18穿刺针穿刺组(A组)382例,采用改良后的ARROWRaulerson蓝空针穿刺组(B组)230例。两组术前平均肾盂分离情况分别为24mm和21mm,平均结石最大径分别为3.7cln和3.8c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A、B组一次性穿刺失败者分别为29/382例和2/230例,成功率分别为92.4%和9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平均穿刺时间分别为5.1min和4.8ra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穿刺相关的大出血、肾血肿、尿瘘、肾周感染、气胸等并发症发生。A组穿刺失败的原因:患者过度肥胖5例,穿刺针滑脱9例,穿刺通道丢失13例,针道丢失2例;B组:体型过度肥胖1例,穿刺成功清石过程中针道丢失1例。结论患者过度肥胖是导致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穿刺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他原因是各种情形引起的穿刺通道滑脱或丢失。采用ARROWRaulerson蓝空针穿刺建立工作通道的方法操作简单,易掌握,穿刺成功率显著提高,并发症少,效果良好。


关键字: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    穿刺    ARROW    Raulerson蓝空针    改进      


上一篇: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后临床无意义残石患者中期随访结果
下一篇:经阴道无张力尿道吊带术引起下尿路损伤的原因分析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