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泌尿外科杂志》是泌尿外科专业高级学术性医学期刊。主要报道国内外泌尿外科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与泌尿外科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读者对象主要为本专业的中高级医务工作者和相关的科研工作者。 本刊主要...查看详情
-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
- 06-16
- 回首中华医学百年,再创江西...
- 10-24
- 历史暗夜中的一盏明灯
- 10-13
- 百年魂、中华梦,勿忘初心、...
- 10-13
- 医者典范 总编楷模
- 10-13
- 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
- 06-26
- 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
- 06-01
- 第十二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
- 03-16
- 中华医学会召开“FISH技术检...
- 01-14
- 卫生部第三类医疗技术管理规...
- 10-28
- 中华医学会召开“液基细胞学...
- 08-31
后腹腔镜下肾脏手术解剖标志的应用研究
作者: 蔡伟 ; 李宏召 ; 张旭 ; 孙圣坤 ; 董隽 ; 史立新 ; 宋勇 ; 祝强
摘要:目的复习和再认识后腹腔镜下后腹壁解剖结构的形态和位置关系,建立和确认后腹腔镜下肾脏手术的解剖标志,提高后腹腔镜手术操作水平。方法2010年1—8月,对35例后腹腔镜下肾脏手术进入后腹腔和控制。肾动脉之前的操作过程进行分步解剖技术研究,记录后腹壁解剖标志的形态和位置毗邻关系,分析验证各解剖标志与。肾、肾门和肾动脉的关系。结果后腹腔镜下可见后腹壁由膈肌的腰部、腰方肌和腰大肌以及外侧弓状韧带、内侧弓状韧带和膈肌脚构成,这些肌肉和韧带在肾门背侧附近交界移行。内侧弓状韧带横行向脊柱方向指向肾门附近,膈肌脚的弧形部分与肾动脉走行成镜像状态。35例术中均可以观察到这些解剖结构,按此标志定位肾和肾门,35例均可直接到达肾门解剖分离肾动脉和静脉。结论后腹壁肌肉和韧带的位置和形态相对固定,在腹腔镜下清晰可见,可以作为后腹腔镜下肾脏手术的解剖标志。参考后腹壁的肌肉和韧带解剖标志定位肾脏,解剖分离。肾门和肾动脉是有效的实用操作技术。
关键字: 腹腔镜 肾切除 解剖学 局部
上一篇:CQS—01与EMS超声系统碎石清石效果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索拉非尼治疗伴有终末期肾病的转移性肾癌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