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泌尿外科杂志》是泌尿外科专业高级学术性医学期刊。主要报道国内外泌尿外科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与泌尿外科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读者对象主要为本专业的中高级医务工作者和相关的科研工作者。 本刊主要...查看详情
-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
- 06-16
- 回首中华医学百年,再创江西...
- 10-24
- 历史暗夜中的一盏明灯
- 10-13
- 百年魂、中华梦,勿忘初心、...
- 10-13
- 医者典范 总编楷模
- 10-13
- 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
- 06-26
- 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
- 06-01
- 第十二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
- 03-16
- 中华医学会召开“FISH技术检...
- 01-14
- 卫生部第三类医疗技术管理规...
- 10-28
- 中华医学会召开“液基细胞学...
- 08-31
嗜铬细胞瘤诊疗:单中心142例报告
作者: 谌诚 [1] ; 周亮亮 [2] ; 李学松 [1] ; 毕金文 [2] ; 何群 [1] ; 何志嵩 [1] ; 周利群 [1] ; 金杰 [1]
摘要:目的提高嗜铬细胞瘤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至2010年2月手术治疗的142例患者145例次病理确诊嗜铬细胞瘤临床资料,并对术后近期高血压恢复情况及远期肿瘤复发情况进行随访。肿瘤直径1.3~18.0cm,平均5.9cm,位于肾上腺内的单发肿瘤117例,双侧肿瘤10例,异位肿瘤10例,肾上腺及肾上腺外同时存在肿瘤5例。有典型儿茶酚胺症状者98例(69.0%),隐匿型嗜铬细胞瘤44例(31.0%)。术前给予酚苄明或甲磺酸多沙唑嗪准备1周以上。142例患者行手术145例次,开放手术91例次,腹腔镜54例次。结果142例术后病理均为嗜铬细胞瘤,其中良性83例、恶性23例、可疑恶性36例。术中血压骤增与术前血儿茶酚胺水平相关,与术前血压、术前应用α受体阻滞剂时间长短及肿瘤大小无关。术后高血压症状缓解87例,11例仍需药物控制血压。围手术期死亡1例。术后91例随访3~96个月,中位时间46个月,复发转移10例,其中5年内死于肿瘤复发转移6例。结论嗜铬细胞瘤确诊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生化定性检查及影像学定位检查,手术切除肿瘤是嗜铬细胞瘤的根治方法,对于术前血儿茶酚胺水平明显升高的患者更应警惕术中血压变化,术前应给予更充分的准备。
关键字: 嗜铬细胞瘤 高血压 诊断 治疗
上一篇:重组hIFN-α-2b—BCG对小鼠原位膀胱肿瘤免疫效应的研究
下一篇:超声造影检查在肾肿瘤射频消融术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