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泌尿外科杂志》是泌尿外科专业高级学术性医学期刊。主要报道国内外泌尿外科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与泌尿外科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读者对象主要为本专业的中高级医务工作者和相关的科研工作者。 本刊主要...查看详情
-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
- 06-16
- 回首中华医学百年,再创江西...
- 10-24
- 历史暗夜中的一盏明灯
- 10-13
- 百年魂、中华梦,勿忘初心、...
- 10-13
- 医者典范 总编楷模
- 10-13
- 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
- 06-26
- 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
- 06-01
- 第十二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
- 03-16
- 中华医学会召开“FISH技术检...
- 01-14
- 卫生部第三类医疗技术管理规...
- 10-28
- 中华医学会召开“液基细胞学...
- 08-31
上尿路结石围手术期尿细菌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 牛强 [1] ; 沈明康 [1] ; 翁超 [1] ; 吕承勋 [1] ; 陆毅 [1] ; 王曙 [1] ; 高小峰 [2]
摘要:目的分析上尿路结石患者围手术期尿细菌谱及其药敏结果,指导抗生素治疗,减少术后发热和感染并发症。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148例上尿路结石患者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对患者术前中段尿、术中感染性结石、术后肾造瘘管末端进行细菌培养,选择敏感药物行抗感染治疗,并对细菌谱、术后发热及感染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48例患者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38例(25.7%),其中大肠埃希菌17例(44.7%)、表皮葡萄球菌4例、奇异变形杆菌3例、肺炎克雷伯杆菌3例、铜绿假单胞菌2例、屎肠球菌2例、溶血葡萄球菌2例、鲁氏不动杆菌1例、弗氏柠檬杆菌l例、酵母样菌l例、摩氏摩根菌1例、腐生葡萄球菌1例;感染性结石10例,细菌培养阳性8例,其中大肠埃希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各3例,酵母样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各I例;肾造瘘管细菌培养阳性25例(16.9%),其中表皮葡萄球菌5例、溶血葡萄球菌5例、铜绿假单胞菌5例、屎肠球菌3例、科氏葡萄球菌2例、沃氏葡萄球菌2例、蜡样芽孢杆菌1例、产气肠杆菌1例、粪肠球杆菌1例。3种标本共培养344例次,阳性71例次,总阳性率20.6%。培养阳性者常用敏感药物包括亚胺培南、头孢吡肟、万古霉素、呋喃妥因等。术后发热患者41例(27.7%),包括术前中段尿培养阳性10例和肾造瘘管培养阳性患者9例;术后出现感染性休克1例。结论上尿路结石术前尿细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术后末期革兰染色阳性球菌常见;术前中段尿培养能指导抗生素应用,有效控制围手术期尿路感染,减少并发症。
关键字: 尿路结石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围手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