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泌尿外科杂志》是泌尿外科专业高级学术性医学期刊。主要报道国内外泌尿外科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与泌尿外科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读者对象主要为本专业的中高级医务工作者和相关的科研工作者。 本刊主要...查看详情
-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
- 06-16
- 回首中华医学百年,再创江西...
- 10-24
- 历史暗夜中的一盏明灯
- 10-13
- 百年魂、中华梦,勿忘初心、...
- 10-13
- 医者典范 总编楷模
- 10-13
- 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
- 06-26
- 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
- 06-01
- 第十二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
- 03-16
- 中华医学会召开“FISH技术检...
- 01-14
- 卫生部第三类医疗技术管理规...
- 10-28
- 中华医学会召开“液基细胞学...
- 08-31
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 王先进 ; 沈周俊 ; 吴瑜璇 ; 周文龙 ; 祝宇 ; 孙福康 ; 钟山 ; 张荣明 ; 张存明
摘要:目的探讨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EAP)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37例EAP患者的资料。临床表现为高血压31例,典型的头痛、心悸、多汗“三联征”12例。血浆游离变肾上腺素类物质(MNs)和24h尿儿茶酚胺(CA)定性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96.8%(30/31)和86.5%(32/37)。超声、CT、MRI和^131Ⅰ-间碘苄胍扫描(^131Ⅰ-MIBG)定位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1.7%(33/36)、97.0%(32/33)、90.o%(9/10)和82.6%(19/23)。35例行手术治疗,2例行放射治疗。结果单发肿瘤32例,其中腹主动脉旁14例、膀胱内7例、下腔静脉旁4例、肾门附近4例、髂血管旁2例、肾上极1例;多发肿瘤5例。完整切除肿瘤30例,行肿瘤切除+右肾切除3例,行膀胱部分切除2例。病理诊断良性24例,恶性11例。术前31例高血压患者中,术后23例血压恢复正常,6例血压降低但仍高于正常,2例血压无明显变化。术后34例随访5个月~7年,肿瘤复发5例,死亡5例。结论EAP少见,血浆游离MNs和24h尿cA是重要的定性诊断方法。定位诊断较困难,超声、CT、MRI和^131Ⅰ-MIBG是重要的定位诊断方法。经腹途径切除肿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充分术前准备,术中避免过度挤压肿瘤。对于恶性者术后可辅以^131Ⅰ-MIBG治疗。
关键字: 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外 诊断 治疗
上一篇:选择性动脉栓塞在嗜铬细胞瘤手术中的应用
下一篇:肾上腺偶发瘤128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