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泌尿外科杂志》是泌尿外科专业高级学术性医学期刊。主要报道国内外泌尿外科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与泌尿外科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读者对象主要为本专业的中高级医务工作者和相关的科研工作者。 本刊主要...查看详情
-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
- 06-16
- 回首中华医学百年,再创江西...
- 10-24
- 历史暗夜中的一盏明灯
- 10-13
- 百年魂、中华梦,勿忘初心、...
- 10-13
- 医者典范 总编楷模
- 10-13
- 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
- 06-26
- 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
- 06-01
- 第十二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
- 03-16
- 中华医学会召开“FISH技术检...
- 01-14
- 卫生部第三类医疗技术管理规...
- 10-28
- 中华医学会召开“液基细胞学...
- 08-31
索利那新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对逼尿肌功能的影响
作者: 文建国 [1] ; 陈燕 [1] ; 李金升 [1] ; 张瑞莉 [1] ; 孟庆军 [2] ; 王瑞 [2] ; 乔保平 [2] ; 魏金星 [2] ; 张卫星 [2]
摘要:目的评估索利那新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患者12周前后逼尿肌功能的变化。方法2010年3—7月,20例OAB患者服用索利那新治疗。男12例,女8例。年龄21—83岁,平均43岁。病程1~20年,平均8年。患者连续服用索利那新5nltg/d12周。服药前后行尿动力学检查,观察逼尿肌功能变化、记录OABSS得分、感知膀胱症状量表(PPBC)评分,统计学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患者治疗前后平均逼尿肌无抑制收缩波个数分别为2.3±2.4与0.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6例患者服药后逼尿肌无抑制收缩完全消失。治疗前后膀胱初次排尿感容量(103±67ml与178±89ml)、膀胱容量(189±133ml与299±89m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膀胱顺应性、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前后OABSS量表的尿急评分(5.0±0.0与2.8±2.0)、白天排尿评分(1.3±0.5与0.4±0.7)、夜尿评分(2.9±0.4与1.4±0.92)、尿失禁评分(3.3±2.1与1.6±2.1)、PPBC评分(5.5±0.5与2.9±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例患者诉有口干现象。结论索利那新12周治疗可明显降低OAB患者逼尿肌无抑制收缩,增加逼尿肌储尿量,减少OAB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字: 索利那新 膀胱过度活动 逼尿肌 尿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