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泌尿外科杂志》是泌尿外科专业高级学术性医学期刊。主要报道国内外泌尿外科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与泌尿外科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读者对象主要为本专业的中高级医务工作者和相关的科研工作者。 本刊主要...查看详情
-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
- 06-16
- 回首中华医学百年,再创江西...
- 10-24
- 历史暗夜中的一盏明灯
- 10-13
- 百年魂、中华梦,勿忘初心、...
- 10-13
- 医者典范 总编楷模
- 10-13
- 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
- 06-26
- 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
- 06-01
- 第十二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
- 03-16
- 中华医学会召开“FISH技术检...
- 01-14
- 卫生部第三类医疗技术管理规...
- 10-28
- 中华医学会召开“液基细胞学...
- 08-31
二次TURBt联合膀胱灌注化疗及肿瘤细胞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 门同义 [1] ; 杨吉伟 [1] ; 王建宁 [1] ; 张晓明 [1] ; 李现铎 [1] ; 李广云 [1] ; 李浩 [1] ; 梁婧 [2] ; 李岩 [2]
摘要:目的观察二次TURBt联合膀胱灌注化疗及肿瘤细胞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DC)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T1期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80例。男59例,女21例。年龄30~85岁,平均65岁。入组患者均在第一次TURBt术后4~6周行二次TURBt,术后常规膀胱灌注化疗。分为2组:DC组40例,对照组40例。DC组自外周血分离出单核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DC,加入该患者的肿瘤抗原共培养,获取负载肿瘤细胞抗原的DC;在二次TURBt术后6~8周将肿瘤细胞抗原负载的DC回输,每周1次,共4次,每次腹股沟皮下注射细胞数不低于1×10^6个,每疗程回输细胞总数〉4×10^6个。观察DC组免疫指标改变及不良反应,比较2组患者肿瘤复发比例。结果80例患者第一次TURBt病理分级G,17例(21.3%)、G254例(67.5%)、G39例(11.2%);二次TURBt病理检查发现残存肿瘤27例,总阳性率33.7%;Ta期8例(29.6%)、T1期19例(70.4%);G1 3例(11.1%)、G219例(70.4%)、G3 5例(18.5%)。二次TURBt时T。期8例中分级同第一次TURBt6例,分级升高2例;T.期19例中分级同第一次TURBt12例,分级升高5例,降级2例。单发16例,均位于原电切处;多发11例,其中原电切处可见菜花样肿瘤7例。DC回输治疗时出现寒战、发热5例,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治疗后缓解。治疗前、治疗后1年及2年患者血中自细胞、SCr、AL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年及2年CD4、CD8、CD4/CD8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1年后及2年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C组1年内复发1例(2%),2年内复发3例(6%);对照组中1年内复发6例(20%);2年内复发9例(30%),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次TURBt联合膀胱灌注及肿瘤�
关键字: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 二次经尿道肿瘤电切 树突状细胞
上一篇: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在前列腺癌LNCaP细胞株中的表达及意义
下一篇:回肠膀胱术与原位回肠尿流改道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