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是泌尿外科专业高级学术性医学期刊。主要报道国内外泌尿外科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与泌尿外科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读者对象主要为本专业的中高级医务工作者和相关的科研工作者。 本刊主要...查看详情
学会动态MORE>>
- “中华医学会县级医院人才培...
- 04-12
- “中国糖尿病血糖关爱行”公...
- 04-07
- 中华医学会召开2017年第一次...
- 04-01
- 中华医学会召开2017年党的工...
- 03-21
- 中华医学会医学科学道德与学...
- 03-07
科技评审MORE>>
- 2016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 03-06
- 医学领域获2016年度国家科学...
- 02-13
- 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
- 07-26
- 三十载不懈努力 攻克糖尿病...
- 05-20
- 促进医学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
- 04-14
- 中华医学科技奖(2015)颁奖...
- 02-24
2016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获奖项目简介
时间:2017-03-06 14:56:00
强直性脊柱炎的综合外科治疗及严重脊柱畸形的截骨矫形技术创新
完成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完成人:王 岩 黄 烽 张雪松 王 征 郑国权 张永刚 毛克亚 陆 宁 肖嵩华 崔 庚 张国强 柴 伟 倪 明 张胜利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主要累及中轴外周肌腱、韧带和关节囊等附着点的非特异性慢性免疫性疾病;晚期可发展至重度脊柱、关节强直畸形,使躯体极度扭曲,引发呼吸、消化、循环、泌尿及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使患者致残。传统外科矫形手术效果不佳,且常可导致截瘫、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甚至致死,是骨外科学领域的世界级难题。课题组在多项国家级课题大力支持下,历时15年基础研究及临床攻关,建立了AS脊柱、关节畸形综合阶梯治疗新体系及多项手术技术创新,开发出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脊柱内固定和关节内植物产品;实现由国人在国际上首创新型精准脊柱去松质骨(VCD)截骨术,治疗了世界上最大宗的因AS或其他病因导致的超过100度以上的重度脊柱及关节畸形致残患者,使其重新挺起脊梁,重见天日。
一、研究成果
1 . 创建A S 整体治疗新理念,开创重度脊柱、关节畸形综合阶梯治疗新模式、新技术、新器械。率先建成首个A S 活动期患者基因表达谱数据库,并系统评估了阿达木单抗、沙利度胺等多种药物的疗效,系列方案被载入国际AS诊疗指南及国内外经典教科书,有效减缓或阻止AS畸形迁延进展。AS晚期重度脊柱、关节畸形是国内外公认的手术禁区。课题组建立了AS脊柱后凸分型和关节畸形分型体系,指导临床规范化综合阶梯治疗;创新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脊柱内固定及关节内植物系统,有效降低昂贵的手术治疗费用;在国际上首创VCD截骨术治疗AS重度脊柱后凸畸形,成功提高脊柱矫正率和稳定性,大大降低了截瘫、大出血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2.开创重度脊柱畸形截骨术手术新策略,突破传统手术禁区,推广应用于其他病因导致的严重脊柱畸形。陈旧性脊柱结核Pott’s畸形、先天性脊柱侧后凸、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及马方综合征等可导致严重的脊柱侧凸、后凸三维畸形,尤其是超过100度以上的重度复杂脊柱畸形,是脊柱外科手术的禁区。课题组在VCD截骨术成功治疗A S 重度后凸畸形的基础上,结合扩大双节段截骨术、经椎弓根椎间盘截骨术及现代3 D 快速成型辅助截骨术等脊柱矫形新技术,借助新型脊柱侧弯矫正装置及辅助工具组件发明,突破脊柱外科手术禁区,救治了大量超过100度以上的由各种病因导致的重度三维脊柱畸形。目前,新型V C D 截骨术及系列矫形理念已成为国际骨外科领域治疗各种重度脊柱畸形的主流方法。由于此方面的杰出贡献,Springer特邀课题组主编出版Spinal Osteotomy (《脊柱截骨术》),推广治疗各类型重度脊柱畸形,出版首年下载量达16 300余次,成为脊柱矫形外科领域里程碑式著作。
二、推广应用
重度脊柱畸形系列矫形新技术在欧美顶尖骨科医院及国内50余家三甲医院顶级脊柱矫形外科中心推广应用2000余例;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脊柱内固定和关节内植物产品取得国家发明专利7 项, 美国PCT发明专利2项,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医疗器械证3项,欧盟CE认证2项,在国内200余家医院应用逾20万例,并使16 296名欧洲患者受益,大大降低了各种脊柱、关节矫形手术费用;形成了国内产学研用产业链,推动并促进了国产生物医用材料产业的发展。2012年课题组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内首批“生物医用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系列研究发表的具有代表性的20篇论著被Nature 系列、Ann Rheum Dis 等国际权威杂志引用295次,出版专著20余部。课题组所在单位在国际上被公认为治疗各类重度脊柱畸形的中心之一,手术治疗水平达到国际领先。
重症急性胰腺炎救治难点关键技术突破与应用
完成单位: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完成人:周蒙滔 王春友 张启瑜 吴河水 陈必成 杨智勇 郑明华 赵 刚 洪万东 孙洪伟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病凶险,救治难度大,是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病死率高达20%左右。病变过程存在两大病死高峰,其中早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死占65%左右,后期坏死感染病死约占30%,两者是造成SAP病死率居高不下的最主要原因,是SAP的防治难点。当前对MODS和坏死感染的防治侧重于治疗,对预防重视不够,预防措施不多。该项目旨在以降低病死率为目标,重点围绕 MODS与坏死感染防治进行研究,提出了“SAP-SIRS调控”理论,创建了突出“主动预防”“抢先治疗”“精准化救治”特色的关键技术,显著降低病死率,为SAP救治带来突破性变革,专家鉴定认为达国际领先水平。
一、研究成果
针对MODS,创建了“SIRS调控”为主的救治技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MODS发生前的病理生理过程,SAPSIRS发生发展涉及腺泡细胞坏死、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过度激活。该项目提出“SAPMODS的救治核心是SIRS调控”的理论,首次发现脂氧素A4等通过抗炎、抗氧化及诱导细胞凋亡三种途径可阻断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过度激活,将此理论应用于针对SIRS发展的全过程进行调控,首创“SIRS调控技术”预防MODS。创立区域动脉灌注的规范化技术,强化控制胰腺腺泡细胞坏死,针对SIRS的启动环节从源头预防MODS;制定目标导向的液体治疗方案,预防补液不足或过量引起的MODS。构建人工神经网络等指标提前预测 MODS发生,为抢先治疗赢得宝贵时机。通过创新将间断短时血滤清除过量的促炎因子调控SIRS、逆转脏器功能衰竭作为持续性MODS的基本救治措施,联合床旁微创引流减少毒素吸收等措施预防新发脏器功能衰竭。对于合并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者,创建依据ACS的CT分型进行施治的方案,以解除腹内高压及逆转脏器功能衰竭。针对坏死感染,创建了“强控坏死-加强营养-防菌易位-局部杀菌”四联策略为主的防治并重救治技术。针对继发感染的易感因素设计了四联策略,达到全过程覆盖式预防,降低感染率。应用区域动脉灌注抗生素、床边微创引流对坏死感染疑似病例进行抢先治疗,化“巨创”为“微创”,降低开腹手术率。首次制定了坏死感染手术时机抉择的量化标准、后期血管病变分型施治策略等精准化救治技术,大幅降低坏死感染病死率。首次提出胆源性胰腺炎的四型二分临床分型法,制定分型施治方案;运用循证医学方法筛选有效药物用于预防诊治操作引起的胰腺炎,显著提高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
二、推广应用
该项目成果应用于3480例SAP的治疗,病死率仅4.6%(159/3480)。参与急性胰腺炎国际诊治指南的制定。20篇代表性论文发表于Gut 等SCI收录的该领域国际主流期刊。主编出版《钱礼腹部外科学》等专著9部。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00余人。主办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12期,学员5000余名。成果在61家医院应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关键技术建立及推广应用
完成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完成人:黄晓军 王 昱 常英军 刘启发 赵翔宇 张晓辉 许兰平 刘开彦 闫晨华 莫晓冬 陈 瑶 陈育红 宣 丽 孙于谦 赵晓甦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血液恶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供者来源匮乏是限制HSCT发展的世界性难题。课题组基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抗胸腺免疫球蛋白诱导免疫耐受,成功开展了单倍体HSCT,建立了多项关键技术,使单倍体移植达到了与同胞全合移植相同的临床疗效,基本解决了供者来源缺乏的问题。多项关键技术的建立与完善,使团队建立的原创单倍体移植形成一个系统性强的独立体系,被国际同行称为“北京方案”,相关成果写入美国及英国移植物抗宿主病防治指南、美国抗感染指南、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复发防治共识、欧美单倍体移植专家共识,纳入亚太指南及中国共识,被意大利、以色列、韩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泰国等的十余家中心应用,并推广至中国内地绝大多数移植中心作为临床常规,使单倍体移植近3年来在内地成为首位移植模式,占49%。
一、研究成果
本项目主要创新点为:
1.建立供者优化选择方案:①首次证明传统HLA理论不适合单倍体供者选择;②阐明KIR配体不合在非体外去T移植模式下增加白血病复发并阐明机制;③形成单倍体供者优化选择方案。核心内容以封面焦点文章方式发表在血液领域顶级杂志Blood ;德国Hangrintinger教授评价“全球50%以上单倍体移植采用北大建立的体系,供者选择原则将使众多患者受益”。
2.建立难治复发白血病单倍体移植新方案:①建立多个创新性预处理方案,更有治疗针对性;②建立微小残留病与移植物抗宿主病指导的复发干预新方法;③强化预处理联合复发干预新方法用于难治复发白血病,使患者生存率提高至40%以上。
3.建立单倍体HSCT后感染防治方案:①阐明单倍体移植后巨细胞病毒、EB病毒感染危险因素;②建立CD20单抗序贯联合供者细胞治疗移植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的新方法,缓解率达90%;③阐明单倍体移植后侵袭性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建立分层防治的新方法,连续主编4版中国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真菌感染诊疗指南。
4.建立单倍体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新方案:①首次通过随机对照研究证明:基于生物标记的分层预防是可行的,肿瘤领域顶级期刊J Clin Oncol 专论正面评述;②发现了新型调节性T细胞CD4+CD69+CD25-在单倍体移植免疫耐受中发挥作用。
二、推广应用
2014年至今,项目组成员在专业领域最高水平的美国及欧洲骨髓移植年会、美国及欧洲血液学年会等国际性会议上做大会特邀报告或大会发言累计58次,第一完成人受邀在美国血液学年会上做特邀视频访谈;主办国际血液年会、亚太骨髓移植及国际恶性血液病会议共5次。检索代表性SCI论文共20篇,包括Blood 2篇、HSCT领域排名前两位的BMT 、BBMT 11篇。主编专著6部。
保髋外科治疗关键技术的建立与临床应用
完成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同济大学
完成人:张长青 黄文旵 贾伟涛 朱振中 高悠水 谢雪涛 谢宗平 陈圣宝 盛加根 金东旭 于晓巍 冯 勇 孙 源 李广翼 徐 俊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临床常见的疑难疾病,对患者及其家庭乃至社会影响巨大。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方法单一,仍以终末期人工髋关节置换为主,对中早期患者“束手无策”。本项目将临床及科研工作聚焦于中早期保髋治疗。历时15年,围绕骨再生这一难点问题进行了系统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建立了一系列中早期股骨头坏死的关键外科技术,完善了治疗规范。
一、研究成果
1. 在国内率先通过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的实施及疗效评估,使股骨头坏死“治疗窗”提前至早中期,将保髋率由59%提高至86%。建立了旋转式带血管蒂游离腓骨切取术以及髋前入路股骨头坏死腓骨移植修复术,发明了专用的骨坏死病灶清理手术器械,将手术时间由3~4 h缩短至平均90 min,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与围手术期并发症。通过大样本病例的实施及随访,明确了该手术对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效果。该新技术已被列为《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关于股骨头坏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重要的保髋手段,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认可。
2.打破既往认为Steinberg Ⅳ期股骨头坏死无法修复的陈旧观念,在国际上首次证实青少年股骨头坏死可通过腓骨移植进行重建,80%的青少年股骨头坏死患者经治疗后明显改善了髋关节形态,髋关节功能得以保留。
3.针对股骨颈骨折术后骨不连这一世界性难题,建立了内固定结合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的方法,有效地攻克了这一难题,成功率达92%,达国际领先水平。
4.针对早期股骨头坏死骨缺损重建及再生问题,开发研制了一系列新型功能性硼酸盐生物玻璃,通过诱导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和血管生成,参与调节骨代谢和促进骨组织矿化,促进骨组织再生。实验研究中,从增加间充质干细胞数量及增强分化、氧自由基清除角度入手优化了延缓及阻断股骨头坏死病程药物,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为极早期激素型股骨头坏死的治疗及预防奠定了基础。
二、推广应用
本研究自2000年开始,共治疗各类股骨头坏死患者2814例,其中1565例获得了2年以上的随访。共发表SCI研究论文20篇,杂志总影响因子75分,总引用344次(单篇最高引用62次),有4篇论文分别被Biomaterials 、Journal OfBone And Joint Surgery[Br]、Journal of OrthopaedicTrauma 和Microsurgery 等国际骨科权威杂志刊载;出版专著1部;申请专利6项。系列研究先后获得6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支撑,举办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21期,累计参加培训3500人次,培养进修医生1200余人,已被全国包括北京积水潭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等28个省市自治区100余所医院应用,提高了我国股骨头坏死治疗和研究领域的整体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科学意义。
胃癌综合防治体系关键技术的创建及其应用
完成单位:北京肿瘤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完成人:季加孚 游伟程 陈 凛 沈 琳 梁 寒 吕有勇 潘凯枫 李吉友 邓大君 柯 杨 寿成超 叶颖江
全球每年胃癌新发病例超过100万例,中国每年新发胃癌患者42万人,每年死亡胃癌患者32万人。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列我国恶性肿瘤前两位,我国约80%胃癌患者就诊时病期已属进展期,5年总生存率仅为25%。解决胃癌高发病率、低治愈率是我国乃至世界性的难题。本项目在包括国家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在内的20余项课题的支持下,历经15年,围绕胃癌病因预防、早诊早治、综合治疗等关键问题,注重顶层设计、协同攻关,创建了一体化的胃癌综合防治体系,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推动了胃癌防治工作的进步。
一、研究成果
1.首次揭示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使胃癌发病率降低39%。首次证实在大样本人群中运用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能显著促进癌前病变发生逆转。该项研究成果促进了胃癌高发人群病因预防这项国际性难题的解决,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WHOIARC)制定胃癌预防策略的重要依据。
2.建立全国首个大规模胃癌多中心研究平台,开展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手术-辅助化疗”综合治疗新模式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倡导规范临床诊疗标准,显著提高进展期胃癌患者生存时间。辅助治疗中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将进展期胃癌规范D2根治术后患者的3年无疾病生存率,从单纯手术组的56%提高到综合治疗组的78%,疗效优于国际同类研究。胃癌靶向治疗研究确立了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使晚期胃癌总生存期突破1年,显著提高了进展期胃癌的疗效,主导了国内行业规范的制定。
3.推广胃癌的规范诊疗方式。由项目组牵头,依托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自2008年至2011年间组织开展全国范围的胃癌标准根治术的巡讲20余场,培养专科医师超过5000余人次,是国内迄今关于胃癌外科治疗方面影响范围最广、反馈最好的项目,显著提高了全国范围胃癌标准根治手术水平,使全国患者获益。
4.利用芯片技术,结合临床转化,首次确定S100A6等异常表达与胃癌的生物学特性和预后相关,可以预测胃癌转移与复发的风险。首次发现p42.3等一组胃癌预警、分子分型及预后判断的新肿瘤标志物,为胃癌综合防治体系建立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
5.创建国际最大规模的胃癌及癌前病变样本库。累计为国际肿瘤基因组计划、国家级项目等提供80 000余份分装样本。解决了国家重大项目样本资源短缺的难题,为胃癌研究奠定了重要的资源基础。
二、推广应用
项目成果在27个省市自治区62家单位进行应用推广。其中胃癌规范培训基地使5030名医师得到了胃癌诊疗专业化培训。培养研究生165名,20篇核心论著发表的刊物影响因子合计167.3分,他引741次,出版专著15部。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曾获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成功主办三届全国胃癌大会及七届全军胃肠外科大会,累计专业受众8000余人。成功申办2017年国际胃癌大会,显著提升了我国胃癌防治研究的国际影响力。综上所述,该项目成果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肺癌分子分型和精准靶向治疗
完成单位:广东省人民医院 香港中文大学
完成人:吴一龙 莫树锦 周 清 张绪超 钟文昭 杨衿记 杨学宁 聂 强 苏 健 陈志红 徐崇锐 陈华军 王 震
本项目所属领域为肿瘤治疗学和肿瘤诊断学。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恶性肿瘤中均居首位。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我国肺癌患者2012年新增65万人,约占全球1/3。80%肺癌患者一经发现即为晚期,失去根治手术机会,标准治疗方法为化疗,但中位生存期仅10个月。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的靶向治疗为肿瘤治疗带来曙光,但初期临床实践表明肺癌靶向治疗并未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我们在创建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的基础上,围绕肺癌靶向治疗开展了系列临床转化研究,取得以下4点重要科技创新成果。
一、研究成果
1.建立了我国肺癌的分子分型,包括EGFR突变型、ALK融合型、驱动基因谱分型等,为肺癌的精准靶向治疗奠定了基础。在收集8000多例肺癌标本、发明多基因检测技术(专利号ZL201310284338.X)的基础上,建立了肺癌的驱动基因谱。首次发现中国人群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率达30.1%,高于高加索人群约10%;首次报道肺腺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融合率为16.1%。相关成果被写入国际肺癌研究学会《肺癌患者EGFR/ALK靶向药物应用的分子检测指南》和《美国临床肿瘤学会Ⅳ期肺癌临床化疗更新指南》。
2. 建立了EGFR突变型肺癌的“个体化”靶向治疗方案,晚期肺癌的中位生存期由10个月提高到23个月。通过2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入组1581例晚期肺癌患者,经两代靶向药物反复验证,明确了EGFR突变是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小分子靶向药物使EGFR突变型肺癌的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期从以前的4~6个月显著延长至9~11个月,中位生存期从10个月提高到23个月,改变了晚期肺癌的治疗结局。论文发表于N Engl J Med (影响因子 55.9分,单篇他引2594次)、Lancet Oncol (1篇,影响因子24.7分,他引178次)。研究结果已纳入我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1版)》以及《美国国家综合癌症联盟非小细胞肺癌指南(2008版)》及《欧洲临床肿瘤学会非小细胞肺癌诊治指南(2009版)》等。
3. 优化“个体化”方案为“精准”靶向治疗,晚期肺癌的中位生存期进一步提高到31个月。通过靶向药物与化疗的“相嵌序贯”治疗、EGFR突变亚型选择、EGFR突变型脑转移靶向治疗、EGFR未突变患者治疗等多个试验研究,建立了优化的精准靶向治疗方案,患者中位生存期延长到31个月。论文发表于LancetOncol (影响因子 24.7分,他引66次)等。
4. 发现了EGFR靶向治疗耐药新机制,制定相应治疗方案,中位生存期进一步提高到39个月。首次提出“EGFR突变丰度”、分子异质性等与靶向治疗的耐药机制相关,总结出三种耐药模式。基于耐药模式的精准治疗,使EGFR突变型肺癌的中位生存期提高到39个月。结果发表于J Clin Oncol (影响因子 18.4分,他引62次)等。
二、推广应用
上述系列成果形成了肺癌精准靶向治疗的新策略,被写入中国、美国、欧洲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25个肺癌诊疗指南,被写入统编教材《内科学(第7版)》。代表性论文20篇,发表于影响因子>10分的杂志5篇,这些杂志包括NEngl J Med 、Lancet Oncol 等权威期刊。单篇最高他引2594次。主编专著9部。主要完成人担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主委、国际肺癌研究学会主席等多个学术组织的重要职务。本成果推动了肺癌精准靶向治疗的研究与临床应用,提高了整体治疗水平,获国际同行高度评价和认可,标志着我国肺癌研究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
狼疮性肾炎和IgA肾病的诊断和治疗新技术
完成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完成人:刘志红 胡伟新 章海涛 黄湘华 乐伟波 鲍 浩 唐 政 王金泉 龚德华
狼疮性肾炎(LN)和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继发性和原发性肾脏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我国对这两类肾病缺乏远期预后的研究,总体预后及其影响因素不明。国内外对这些肾脏疾病均缺乏基于发病机制的干预以及以循证医学为依据的新疗法和个体化治疗策略。本项目针对LN和IgA肾病诊断治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长期系统的研究和技术攻关,获得了以下成果:
一、研究成果
本项目对1814例LN和1155例IgA肾病两个大样本队列进行长期随访研究,首次明确了我国LN和IgA肾病20年的肾脏远期存活率,确定了影响远期预后的临床和病理指标;阐明了特殊类型LN(微血管病和新月体LN及足细胞病LN)及特殊类型IgA肾病(反复肉眼血尿、微小病变、老年及移植肾复发IgA肾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建立了LN和IgA肾病的病理诊断新技术:发现循环内皮损伤标志物作为微血管病的标记,建立了血栓性微血管病诊断模型,提高了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组织全国多中心研究,提出了肾小球系膜增生和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病变为我国IgA肾病预后判断的病理指标,参与了IgA肾病牛津分类国际标准的制定。发现了与狼疮微血管病相关的基因易感性及miRNA参与IgA肾病足细胞、内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新机制。首创多靶点疗法治疗LN,使LN的完全缓解率较传统疗法提高了20%,且不增加不良事件;阐明霉酚酸酯(MMF)改善LN内皮细胞损伤和血管病变的治疗机制,将MMF用于治疗伴坏死性血管病变及新月体的LN;采用双重血浆置换和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治疗重症及顽固性LN,提高了临床疗效。提出基于肾组织病变性质选择免疫抑制治疗IgA肾病的新策略;验证了激素治疗微小病变IgA肾病,激素联合MMF治疗有增殖病变IgA肾病的疗效。参与了IgA肾病和LN KDIGO国际指南的制定。
二、推广应用
本项目共发表代表性论文20篇,成果发表在Ann Intern Med,J Am Soc Nephrol,KidneyInt 和AJKD 等高影响因子SCI杂志(总影响因子95.2分,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7.8分),被NEngl J Med , J Am Soc Nephrol,Kidney Int,NatRev Nephrol 和Nat Rev Rheumatol 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引用487篇次。多靶点疗法作为研究亮点被多次报道。先后20多次应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报告。多靶点疗法写入了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LN治疗指南,参与IgA肾病和LN国际诊断标准和治疗指南的制定。组织多次全国性的新技术学习班,累计参加人员4000多人。组织了4项LN和IgA肾病的国内多中心临床试验,培训200多名临床技术骨干。本项目提出的诊断和治疗新技术已写入6本专著,新技术在全国50多家三甲医院推广应用并获得较好临床疗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
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遗传性皮肤病的易感基因和致病基因鉴定
完成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完成人:张学军 崔 勇 孙良丹 王再兴 李 扬 周伏圣 左先波 高金平 盛宇俊 汤华阳 尹先勇 王文俊 周幼文 刘建军 杨 森
本项目为皮肤病遗传学研究,国家“973”计划等30项基金资助。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5种疾病53个易感基因和7个基因编码变异,解析疾病遗传易感性机制;发现播散型光化性汗孔角化症(DSAP)等3种疾病致病基因,揭示发病机制。
一、研究成果
1.遗传流行病学研究揭示SLE等5种疾病临床特征、发病风险因素、遗传模式;连锁分析发现银屑病易感位点9q33和2p22;精细定位银屑病易感位点4q31及白癜风易感位点22q12和6p21,候选基因研究发现SLE易感基因C4和PDCD1基因;发现银屑病易感基因IL-15;发现白癜风易感基因XBP1;发现14q11为特应性疾病共同易感位点
2.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ETS1等21个SLE易感基因及遗传异质性,揭示免疫复合物形成等5个通路等对SLE发病的作用;发现银屑病LCE等16个易感基因,揭示表皮分化等3个通路介导银屑病发病;发现白癜风CCR6等9个易感基因,揭示抗原识别等4个通路参与白癜风发病;发现特应性皮炎(AD)TMEM232等3个易感基因,揭示获得免疫等3个通路在AD中发病的作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银屑病IL23R等7个基因编码变异;发现DSAP等3种疾病4个致病基因18个诊断靶点;鉴定逆向性痤疮等11种疾病12个致病基因27个诊断靶点,为解析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提供依据。
二、推广应用
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认可。发表核心论文20篇,其中发表于Nature 系列杂志8篇,影响因子314分,平均15分/篇。被New Engl J Med 、Cell 、Nature 、Lancet 等SCI 期刊他引1154次,平均57次/篇。皮肤科国际权威教科书Rook’sTextbook of Dermatology 和牛津大学教科书Oxford Textbook of Rheumatology 等3本教科书引用6次,国际权威《安德鲁斯皮肤病学》等43本英文版专著引用58次;New Engl J Med “Journal Watch ”、“Nature Milestone”和“Nature China”等正面点评13次;人类遗传学权威百科全书数据库(OMIM)改写15条目。受邀在J Autoimmun 等SCI期刊发表专题综述5篇。成果入选 ①2010“中国科学十大进展”;② 2012“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③ 2011《中国科学发展报告》;④ 2010、2011、2012《中国医学科技发展报告》;⑤“十一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成果”;⑥ 2009“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⑦ 2013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养的100余名研究生中,3名获全国优博论文或优博论文提名奖;研究骨干2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等;主办4届国际“疾病基因组学论坛”和4期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更新皮肤病遗传学知识,推广成果在医学领域中应用。
(摘自《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7年第32卷第4期)
上一篇:医学领域获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33项大奖
下一篇:最后一页